ag亚洲集团网

网站地图

桃蛀螟

阅读 741
2025-01-11 11:46
柑橘黄叶症状示例0
柑橘黄叶症状示例1
柑橘黄叶症状示例2

危害症状

桃蛀野螟是一种食性极杂的害虫 ,其主要以幼虫蛀食果实 ,受害果内充满虫粪而不可发育 ,进而导致变色脱落 ,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。

防治计划

(1)实时摘除被害果和捡拾落地虫果集中销毁 ,祛除幼虫。
(2)其对黑光灯和糖醋液具有强烈的趋性 ,可在果园设置黑光灯、频振式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捕器 ,诱杀成虫。
(3)可用12%甲维·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、5%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、2.5%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举行防治。

形态特征

成虫体长10-12毫米 ,翅展25-28毫米 ,全体黄色;胸、腹部及翅上都有玄色黑点;前翅黑斑2526个 ,后翅约10个 ,但个体间有差别;腹部第一、三至六节背面各有3个黑点 ,第二、八节无黑点。雄虫第九节最后为玄色 ,雌蛾则不易见到。卵椭圆形 ,长0.6-0.7毫米 ,初产时乳白色 ,2-3天后变为橘红色 ,孵化前为红褐色。老熟幼虫体长约为22毫米 ,头部暗玄色;前胸背板深褐色 ,中、后胸及第18腹节各有褐色巨细毛片8个 ,排成2列 ,前线6个 ,后列2个。蛹为褐色或淡褐色 ,长13毫米左右。第五至七腹节从反眼前后缘各有深褐色突起线 ,沿突起线着生小刺1列。臀棘细长 ,最后有卷曲的刺6根。

生涯习性

以老熟幼虫在被害的果实中或在树皮误差、树洞等处越冬 ,有的在向日葵花盘或玉米秸秆内越冬。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化蛹 ,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为成虫。成虫白天常静伏于叶片背面 ,夜间交尾 ,喜在树冠叶片茂密的植株上产卵 ,尤以两果相接或贴叶处产卵较多 ,一样平常每处产卵2-3粒 ,多者达20余粒。卵期约7天左右。初孵幼虫爬行片晌后 ,即从果肩部或果腰部蛀入果内 ,一样平常1个果内有1-2头幼虫 ,多者达8-9头。幼虫有转果为害习性。幼虫期约20天。老熟幼虫在果内或在两果间等处结茧化蛹 ,蛹期10天左右。7、8月间爆发第一代成虫 ,此时李、杏和早熟桃的大部分果实已经采收 ,成虫便转移到苹果、梨、栗、晚熟桃等果园或农作物上继续产卵 ,幼虫约在9月份最先寻找越冬场合越冬。成虫有一定的翱翔能力。

危害

蛀食果实 ,损伤果实、减产

作品及谈论仅代表作者自己 ,ag亚洲集团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谈论(0条)

这里还没有谈论 ,成为第一个揭晓意见的人吧!
尊重他人 ,文明讲话
喜欢 0
0
0
0
网站地图